引言
在当今社会,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识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电子元件翻新技术应运而生,不仅有效降低了资源浪费,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本文将深入解析电子元件翻新领域的成功案例,揭示其背后的奥秘。
案例一:TLE2142ACDR翻新案例
案例背景
TLE2142ACDR是一款由德州仪器(TI)生产的电子元件。在采购过程中,发现该元件存在翻新嫌疑。
翻新手段
- 标签异常:标签、字体、格式等多处异常。
- 编带异常:编带压合印痕粗细不一致,盖膜边缘有披锋,底部孔位有毛刺。
- 丙酮测试异常:样品丝印被重新印字。
- 纹理检测异常:封装体未见清晰纹理,侧面出现二次涂层,发现破损、缺口及翻新打磨痕迹。
- 引脚检测异常:样品引脚末端基材出现发黑氧化,未见重新电镀、焊接使用过的痕迹。
翻新原因
- 芯片性能下降,外观磨损。
- 为了提高利润,翻新商进行翻新处理。
案例二:LMR23625CFQDDARQ1翻新案例
案例背景
LMR23625CFQDDARQ1是一款由德州仪器(TI)生产的电子元件。在采购过程中,发现该元件存在翻新嫌疑。
翻新手段
- 标签异常:标签载体、检查,样品编带压痕一致性差,盖膜边缘有披锋,底部孔位有毛刺,工艺较差。
- 丙酮测试异常:样品丝印被重新印字。
- 纹理检测异常:表面出现打磨、二度涂层,缺口或破损痕迹。
- 引脚检测异常:样品引脚末端截面口未见裸露的基材,说明样品引脚出现整脚、镀锡、焊接使用过的痕迹,背面散热片有使用过的痕迹;引脚表面处理效果与规格书要求不符。
翻新原因
- 芯片性能下降,外观磨损。
- 为了提高利润,翻新商进行翻新处理。
案例解析
翻新原因分析
- 原厂生产,使用过且有一定磨损。
- 为了提高利润,翻新商进行翻新处理。
翻新手段分析
- 外观打磨、镀锡、重新印字等。
- 通过丙酮测试、纹理检测、引脚检测等手段辨别翻新货。
总结
电子元件翻新技术在降低资源浪费、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然而,翻新货的质量参差不齐,消费者在采购过程中应提高警惕,避免购买到翻新货。通过了解翻新手段和原因,有助于消费者识别翻新货,维护自身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