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在职场中,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。然而,有些情况下,劳动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。这种情况下,劳动者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?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,详细解析未签劳动合同也能维权的途径,帮助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利。
一、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十条的规定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,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。但法律也明确指出,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不代表劳动关系不存在。
二、未签劳动合同的维权途径
1. 劳动关系确认
首先,劳动者需要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。以下是一些证明方式:
- 工资支付凭证:如银行转账记录、工资条等。
- 工作证、工作服、工作牌等。
- 同事证言:其他员工可以证明你在该单位工作的事实。
- 工作场所照片或视频等。
2. 维权途径
一旦确认劳动关系,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:
(1)协商解决
与用人单位协商,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并补齐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工资。
(2)投诉举报
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,要求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,并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工资。
(3)申请仲裁
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工资。
(4)提起诉讼
如仲裁结果不满意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三、成功案例解析
案例一:未签劳动合同,要求支付双倍工资
某员工入职某公司后,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。员工在该公司工作了6个月,离职时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。经仲裁,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员工的诉求,要求公司支付员工双倍工资。
案例二:未签劳动合同,要求补签合同
某员工入职某公司后,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。员工在该公司工作了1年,离职时要求公司补签合同。经仲裁,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员工的诉求,要求公司补签劳动合同。
四、总结
未签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劳动者无法维权。通过以上途径,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在职场中,劳动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