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不仅关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,更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。近年来,我国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以下将详细揭秘乡村环境治理的秘诀与取得的成果。
一、乡村环境治理的秘诀
1.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
乡村环境治理的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环境治理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黑臭水体治理等,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。
#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
- **政策支持**: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南和标准规范,指导各地筛选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。
- **资金投入**:截至2024年6月底,全国新增完成6.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率达到45%以上。
2. 技术创新与应用
技术创新是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推动力。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确定了“三基本”的治理成效评判标准,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、基本闻不到臭味、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。
# 技术创新与应用
- **三基本**治理成效评判标准: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、基本闻不到臭味、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。
- **技术工艺**: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、水系连通、生态修复等措施。
3. 村民参与与共建共享
村民参与是乡村环境治理的关键。通过宣传引导,提高村民环保意识,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,共建共享美好家园。
# 村民参与与共建共享
- **宣传引导**:通过微信宣传、广播小喇叭和入户宣传等方式,广泛宣传垃圾分类、厕所革命等人居环境整治内容。
- **村民参与**:发挥广大党员干部、志愿者发挥模范作用,全员参与、协同配合,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覆盖、无盲区。
二、乡村环境治理的成果
1.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
近年来,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#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
- **农村生活污水治理**:截至2024年6月底,全国新增完成6.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率达到45%以上。
- **黑臭水体治理**:截至2024年6月底,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,达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80%以上。
2. 环境质量显著提升
乡村环境治理使农村环境质量显著提升,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
# 环境质量显著提升
- **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**:通过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、水系连通、生态修复等措施,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。
- **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**: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,生活质量得到提升。
3. 乡村生态振兴
乡村环境治理为乡村生态振兴奠定了基础,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。
# 乡村生态振兴
- **美丽乡村建设**: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打造干净整洁、美丽宜居新常态,推动美丽乡村建设。
- **生态宜居**: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,乡村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总之,乡村环境治理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、村民参与等措施,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未来,我国将继续推进乡村环境治理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